金辨大将军
金辨大将军的诞辰在历史文献中并未有确切的记载。他作为甲子年的太岁神,其诞辰通常与甲子年的到来紧密相连。在民间信仰中,每当甲子年到来之际,人们便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纪念和庆祝金辨大将军的诞辰。尽管具体日期不详,但金辨大将军的诞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承载着人们对这位英勇神祇的敬仰与感激之情。
金辨大将军简介
金辨大将军,原名金濂,是甲子年的太岁神,也是六十甲子神中的首位太岁。他出生于明代山阳(今陕西省东南部的山阳县),在正统三年(1438年)任佥部御史,并协助处理宁夏地区的军事事务。金辨大将军以举贤任能、办事公正无私而著称,深受百姓的爱戴与尊敬。他一生为官清正廉洁,致力于改善民生,使得宁夏地区的百姓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金辨大将军故事
金辨大将军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原是商纣时期的大夫杨任,因进谏劝阻商纣王修建鹿台而被挖去双眼致死。然而,他的忠心不灭,怨气不散,冲到了青峰山紫杨洞,惊动了玉虚十二仙之一清虚道德真君。道德真君用两粒金丹放在他的眼中,使其眼窝中长手,手中长眼,成为了一对能够上看天庭、下观地穴、中识人间百事的天眼。
随后,金辨大将军成为阐教仙人道德真君的大徒弟,黄天化的师兄。他奉师命下山助周伐纣,救下黄飞虎等人,并用法宝破了瘟癀毒阵,杀死多位截教敌人和商朝敌将。然而,他气运不佳,在对战梅山七怪时,被袁洪的元神出窍一棒子打死后,魂魄上榜,封神为“甲子太岁”之职。
在明代,金辨大将军以金濂的身份重生,继续为百姓谋福祉。他任佥部御史期间,推举贤德的人才,任用有才能的人,使得宁夏地区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他还关注民生,请求朝廷拨款疏通水渠,使得一千三百余亩荒田得到灌溉。同时,他关注救灾工作,建议朝廷表彰在边境地区救灾时拿出大米的人,使得边境地区的粮食储备得到了充裕,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
金辨大将军太岁特点
1. 趋吉避凶的能力
作为甲子年的太岁神,金辨大将军具有趋吉避凶的能力。他能够洞察人间百事,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在民间信仰中,人们相信在金辨大将军的庇护下,能够化解各种灾难和不幸,迎来吉祥和幸福。
2. 公正无私的品质
金辨大将军以举贤任能、办事公正无私而著称。他一生为官清正廉洁,致力于改善民生,使得百姓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种公正无私的品质也使得他在民间信仰中备受尊敬和敬仰。
3. 英勇善战的形象
金辨大将军在商纣时期便以英勇善战而著称。他奉师命下山助周伐纣,救下黄飞虎等人,并用法宝破了瘟癀毒阵,杀死多位截教敌人和商朝敌将。这种英勇善战的形象也使得他在民间信仰中成为了一个备受崇拜的英雄人物。
4. 智慧与谋略的象征
金辨大将军不仅英勇善战,还具备非凡的智慧与谋略。他能够洞察人间百事,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并运用自己的智慧与谋略为百姓谋福祉。这种智慧与谋略的象征也使得他在民间信仰中成为了一个备受敬仰的智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