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中的“订盟”是什么意思?
黄历中的“订盟”是什么意思?
正确写法是“订盟”,订盟在老黄历中为定亲、结拜、结盟兄弟之事。
订盟:拼音:dìng méng
1、结盟:缔盟。
2、订婚仪式的一种,忌裹意为婚姻说合,送订婚礼金。俗称小聘(订)。
例句:
清孔尚任《桃花扇·眠香》:“小生带有一宫扇一柄,就题赠香君,永为订盟之物吧。”
黄历中的订盟指的是定亲,结拜结盟兄弟之事,也是表示签下了一份协议一样,指订婚的意思。黄历上的“宜”和“忌”指的就是这天适合做什么和不适合做什么。
订盟的含义
“订盟”字面意思是指订立盟约,在婚姻习俗中,它特指男女双方通过一定的仪式,正式确立婚姻关系,相当于现代的订婚。在古代,订盟是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之一,是婚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渊源
订盟的习俗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周代。《仪礼》中就有关于订盟的记载,那时的订盟主要是通过双方家庭的代表进行,以示婚姻关系的正式确立。随着时间的推移,订盟的仪式和内容逐渐丰富和完善,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婚俗的一部分。
订盟的仪式过程
纳采:男方派媒人向女方正式提出婚姻请求,如果女方同意,则进入下一步。
问名:男方询问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以便合八字,确定是否适宜结婚。
纳吉:根据合八字的结果,选择吉日,男方再次派媒人向女方通报,并确定订盟日期。
订盟仪式:
准备:双方家庭准备订盟所需的礼品、聘金、婚书等。
举行仪式:在选定的吉日,男方携带礼品和聘金到女方家,双方交换婚书,正式确立婚姻关系。
宴请:双方家庭宴请亲友,庆祝订盟。
订盟的文化意义
社会认同:订盟仪式是男女双方家庭社会关系的体现,通过仪式,双方家庭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祝福。
法律效力:在古代,订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一旦订盟,双方即受到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文化传承:订盟仪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婚姻观念和礼仪制度。
订盟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订盟的仪式和意义也在发生变化。在现代社会,订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虽然现代婚礼形式多样,但许多家庭仍保留订盟的传统,将其与现代婚礼相结合。
社会意义的变化:现代订盟更注重双方的情感基础,而不仅仅是家庭和社会的安排。
个性化趋势:现代年轻人追求个性,订盟仪式也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更加注重个人意愿的表达。
然而,现代社会的订盟仪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快节奏的生活、对传统习俗的忽视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传承与创新:在保留传统订盟仪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使之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需求。
文化教育:通过教育和媒体宣传,增强公众对订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简化仪式:根据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适当简化订盟仪式,使之更加便捷。